資金回流,中國資產受益!外資最新發(fā)聲!
來源:券商中國 作者:楊慶婉 2025-07-06 14:47
Aa 大號字

今年以來,全球市場的資本配置正在從美元資產流向非美資產,一場策略性的全球資本再平衡悄然展開。

“美元資產規(guī)模非常龐大,即使只是小幅回流或分流,對中國等市場影響也很大?!苯?,富達國際亞太區(qū)投資總監(jiān)Stuart Rumble在論壇上表示,許多全球投資者重新審視了自己的股票敞口,貿易形勢、財政政策不確定性以及匯率壓力的持續(xù)變化,促使他們尋求多元化的收益來源,將資金投向歐洲、日本、中國及其他亞洲地區(qū)。

富達國際亞洲經濟學家劉培乾接受券商中國記者采訪表示,按目前觀察的情況看,美元資產回流首先是回流到本土貨幣市場,比如說歐洲的資金優(yōu)先考慮回流到歐元區(qū),亞洲的資金回流配置亞洲資產,然后才分流到其他非美地區(qū),各類資產無論是股票還是債券都有望受益。

全球資金尋求多元化配置

雖然分散投資一直很重要,但過去25年來全球投資組合偏重美國資產,掛鉤美元的資產表現強勢,也超出預期,而現在美元貶值加上資金外流,將大幅改變美國資產在全球指數中所占的權重。

過去美債是避險資產,而現在全球資金希望進行多元化配置,尋求對沖和避險資產,今年上半年歐洲和亞洲資產的表現都優(yōu)于美國。

富達國際全球多元資產投資管理主管Matthew Quaife指出,富達正密切關注地緣政治局勢變化對投資組合產生的實時影響。對長線投資者而言,最值得關注的是近期各地政策正推動全球秩序出現更深層次的分化。

從流動性和規(guī)模來看,全球很難找到單一資產可以完全替代美國國債。Stuart Rumble表示,美元資產非常龐大,即使只是小幅回流或分流規(guī)模也很大,亞洲持有的美元資產至少就有幾萬億美元,而亞洲經濟復蘇有基本面支撐,某種程度上相當于安全港了。

Matthew Quaife指出,部分從美國資產外流的資金或會投向歐元區(qū)。隨著德國加大財政政策,為歐元區(qū)經濟帶來復蘇潛力。此外,日元因其估值和防御性,較具吸引力。黃金預計會因為地緣政治局勢持續(xù)動蕩而繼續(xù)走高。

他同時表示,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具有吸引力。美元貶值將利好新興市場債券,比如巴西和墨西哥的債券收益率很可觀;新興市場股市估值相對偏低,隨著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突破,為股票市場提供支撐,帶動整體新興市場向好。中國正在從世界工廠的角色轉型為全球科技創(chuàng)新者,這一趨勢將進一步釋放中國科技股的增長潛力。

亞洲低通脹空間更大

全球資金尋求多元化配置,投資組合再平衡已經展開,部分美元資產將回流或分流到非美資產已經成為共識,但究竟資金有沒有統(tǒng)一的歸屬或傾向?

目前看來,似乎還沒有唯一答案。

劉培乾接受券商中國記者采訪表示,據目前觀察,美元資產回流首先是回流到本土貨幣市場,比如說歐洲的資金優(yōu)先考慮回流到歐元區(qū),亞洲的資金回流配置亞洲資產,然后才分流到其他非美地區(qū)。

Stuart Rumble認為,投資者在投資組合中逐步降低對美國大型科技股的超配,并且在具備類似成長潛力和質量、但估值更具吸引力的股票上增加多元化配置,包括更加看好亞洲股市,尤其是與AI、能源轉型、先進制造業(yè)以及內需消費等策略性趨勢相契合的產業(yè)。

固定收益方面,投資者對歐洲和亞洲高評級主權債券的興趣日益濃厚,同時對各區(qū)域內本幣債務市場的投資興趣也有所增加。貨幣策略同時也在持續(xù)發(fā)展,投資者在某些情況下開始考慮對美元敞口進行避險的方式和時機,并提高其它儲備貨幣和有望受益于區(qū)域資金回流的貨幣配置比重。

“亞洲本地貨幣和債券,我們很喜歡,通脹壓力都不大?!备贿_國際亞洲固定收益主管朱蕾表示,亞洲的美元投資級債券和本幣投資等級國債均可以作為及時工具提高投資組合穩(wěn)定性,并提供長期回報。

朱蕾認為,亞洲美元投資級債券兼具強勁的防御性與可觀的風險調整后回報,通常久期較短,對利率敏感度較低,也沒有債券利息稅。而且凈供給量已經連續(xù)四年為負值,需求強勁,其技術面也展現出較強的支撐力。即便在近期地緣政治和市場動蕩的環(huán)境下,它的表現仍充滿韌性。

“一些投資者存在誤解,實際上亞洲投資級債券波動并不會比美國大?!备贿_國際基金經理彭添裕表示,亞洲本幣政府債券有國家信用支撐,償債能力更強,亞洲投資級債券久期比美國更短,波動性更低,可以起到分散投資的作用。

資金回流中國資產受益

“近期‘美國例外論’的式微,加上投資者多元化投資需求日益增長,進一步推動中國與全球金融體系的整合,進而提高全球投資者對中國資產或人民幣資產的敞口?!?富達國際基金經理廖婉菁表示。

她進一步分析道,中國債券市場規(guī)模已高達180萬億元人民幣,對于各國央行、主權財富基金等大型機構投資者而言,中國債券尤其是政府債券,是低波動資產中的理想選擇,可視為美國國債以外的選擇。隨著中國經濟增長模式從高增長與出口導向,向內需驅動及可持續(xù)方向轉型,預計中國將維持寬松的貨幣環(huán)境,這將為國內債市創(chuàng)造有利環(huán)境。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10年期中國國債在未對沖的情況下回報率超過7%,表現優(yōu)于大多數其它國家國債。

股票市場方面,富達國際基金經理Dale Nicholls表示,市場波動常常掩蓋了其中的投資機會,但對長期投資者而言,中國股市仍然存在具有吸引力的投資價值。許多公司具有強勁的成長前景,但MSCI 中國指數現在仍較標普500指數折價約40%。

他強調:“貿易緊張局勢再度升溫引發(fā)市場擔憂,但從關稅對企業(yè)盈利的直接影響可以看到這些擔憂言過其實。MSCI中國指數核心成份股涵蓋的公司絕大部分收入都來自本土市,至于有海外業(yè)務的公司,即使經歷了前一波關稅上調,他們在全球市場份額的增長,反映其提升競爭力的努力成效已經顯現。”

責任編輯: 陳英
e公司聲明:文章提及個股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更多相關文章
熱門解讀 更多
視頻推薦 更多
熱門股票 更多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